总序看待世界与时间

📌 说完了,我让团员自行参观,住持前来向我再三道谢,惊讶于我竟然对清凉寺了解得如此准确,接着又向我再三致歉。 ⏱ 2025-07-10 18:46:28

📌 于是,我看着原本未预期看到的素雅庭园,知道了如此细密修整的地方从来没打算对外客开放,那样的景致突然透出了一份神秘的精神特质。这美不是为了让人观赏的,不是提供人享受的手段,其自身就是目的,寺里的人多少年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间,日复一日毫不懈怠地打扫、修剪、维护,他们服务的不是前来观赏庭园的人,而是庭园之美自身,以及人和美之间的一种恭谨的关系,那一丝不苟的敬意既是修行,同时又构成了另一种心灵之美。 ⏱ 2025-07-10 18:50:22

📌 于是那一刻,我有了这样的念头,要通过小说家及作品,来探究日本——这个如此之美,却又蕴含如此暴烈力量,同时还曾发动侵略战争的复杂国度。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外国”,而是盘旋在中国台湾历史上空超过百年、幽灵般的存在。 ⏱ 2025-07-10 18:54:12

前言 青春意志的至高表现

📌 虽然他的小说里有很多死亡与毁灭的情节,更多死亡与毁灭的想法,但表达的方式总是热火的、高速的,仿佛汽车引擎正呼吼输出最大扭力般。 怎么可能一个自杀而死的人,却在作品中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欲望与青春?仍然是强烈对比,川端康成无疑是“老灵魂”,看到生平资料中讲到他小小年纪就得到“参加葬礼的名人”称号时,不得不替他悲伤地连连点头,他的作品之所以深邃,正因为被时间、被特殊日本式的“物之哀”浸透了吧。来日无多的怅惘使得他格外敏感于摹写莫名的伤怀。 ⏱ 2025-07-10 18:59:07

第一章 所谓的日本——三岛由纪夫的思想背景

📌 例如严复,不会将精力放在翻译希腊、罗马典籍上,也没有去翻译莎士比亚,他的注意力聚焦于《天演论》《国富论》《社会通诠》等最新的流行知识。这中间有着高度的时间差,以及不同的文明评价。 ⏱ 2025-07-10 19:04:36

📌 日本最大的特色,在于高度美学化的生活,他们的工艺与美术吸引了许多注意。日本的工匠技艺高度发展,社会地位远远高于中国工匠,更有着与其制作成品相辉映的专业自尊信念。日本工匠有意识地创造具备永恒美感价值的对象,很容易让西方人在初接触时就留下深刻印象。 而二十世纪的日本,又向西方传送了像搭云霄飞车般的惊奇刺激。这个他们过去认识的古老优雅的文明、安静华美的社会,爆发出巨大能量,快速脱胎换骨,崛起成为足可以和西方平起平坐的现代国家。一九〇四到一九〇五年,日本不只是打败了欧洲的古老大国俄罗斯,而且最终决定性的战役发生在海上,由海军赢得了关键的胜利。 在那个时代,海军是现代科技的集中处,从船舰到炮火到操控,都必须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日本竟然进步到在这样的领域都能和欧洲齐步。不到四十年后,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决战的领域又换到更新进的空军飞机与航行技术了。 ⏱ 2025-07-21 11:36:24

贯穿四部曲的唯识观

📌 他必须一直和自己内在的意识、观念搏斗,他从来没有,也绝对不可能穿越层层的主观想象直接去爱聪子,而只能透过心象、概念去决定和聪子间的关系。 ⏱ 2025-07-12 09:39:25

“末那识”与自我意识

📌 阿赖耶识源自唯识学和既有佛教信仰的一层根本矛盾。如果一切都是人的意识,都在人的感官间缘起缘灭不可能固定,如果连自我都是幻假的感受,那么轮回要如何安放?连自我都被否定了,那么从一世到另一世不断流转轮回的是什么? ⏱ 2025-07-12 11:52:02

时代洪流下的个体与集体

📌 他并没有能够说服自己的答案,而是以真实的困扰在小说中表达问题:作为一个人,到底是应该追求个性还是顺从集体同一性?不只是小说角色,背后的作者三岛由纪夫都陷入了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刻困惑。 ⏱ 2025-07-13 23:35:54

松枝清显的爱情困境

📌 因此这个谜团长期盘踞在我的内心,我学习肉体的语言,并亲自去扛了神轿,这才有机会揭开幼时的困惑之一。后来我终于明白,原来他们只是在仰望天空而已啊,他们的眼里没有任何的幻影,只有初秋那绝对蔚蓝的天空。 不过这天空可能是我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的异样的晴空,是那种仿佛被它抛上高空却又坠入深渊似的、无限沉迷和疯狂融合为一的天空。何以如此呢?因为那时我是站在绝对的同一性之上,亦即通过自己的诗的直观而眺望的蔚蓝天空,与寻常的青年眼里所见的蔚蓝天空是同样的。这个瞬间正是我引颈期盼的,而这全要归功于太阳与铁。 ⏱ 2025-07-13 23:37:19

语言文字与肉体实践

📌 但这是观念的肉欲。引发他如此强烈冲动的,是聪子新取得的身份。他要去冒犯一个已经要嫁给皇室洞院君的女人。过去他对聪子如此冷淡,那也是来自他认为的聪子的欺瞒,是一种观念上的冷淡。现在冒犯要嫁给洞院君的女人,“严重触犯禁忌”这件事点燃了他的欲火。前后都没有直接的肉体性,都是间接经过观念中介的。 ⏱ 2025-07-13 23:38:04

📌 这样的奇特自白,有效地联结了《奔马》和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的行为。他也是先用语言(文字)在《奔马》中书写并解释了切腹的行为与意义,但不会、不能停留在此,因为他的生命历程向来是先语言后肉体,颠倒了语言和肉体的顺序,在语言之后,跟着的是肉体的实践,如此完成他和其他作家相反的自我认知。 在人生中先认识了语言,而对三岛由纪夫来说,语言最大的作用是侵蚀、腐蚀。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语言主要的作用是选择,在如实的世界中丢掉无法说的,丢掉认为不够重要、不值得说的,还要丢掉不能被归整成线性顺序的,只剩下一点点用语言讲出来。通过语言,世界一方面变成了你自己的世界,另一方面当然也变小了,仅剩主观选择之后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其他的都被侵蚀、腐蚀消融了。 ⏱ 2025-07-13 23:39:54

《丰饶之海》的冲突与犹豫

📌 但我们也不能单纯将唯识学当作三岛由纪夫的信念,不,这只是他给小说打的一片基底,像是不用白色的画布,而是先打底色或画下一组样板,然后才在上面作画。于是画上去的任何形影,都会受到底色底图的干扰,和底色底图发生关系,而有了丰富、暧昧的重叠或呼应。 ⏱ 2025-07-13 23:46:57

📌 是三岛由纪夫自己生命的前段,当时他被语言包围,只能、只懂得透过语言构成的观念来认识世界,相信语言、相信观念因而轻忽了肉体,也轻忽了从肉体而来的感情。 ⏱ 2025-07-13 23:48:20

📌 依照《太阳与铁》的说法,原先对应口头和脑中的语言,他的身体是沉默的、无言的。但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身体有身体的语言,而身体的语言和口头、脑中的语言完全不一样。于是他开始锻炼身体,去寻找、掌握身体的语言,将身体打造成一种表达的形式,而终极的表达、无可超越的极限,是切腹。 ⏱ 2025-07-13 23:48:31

📌 三岛由纪夫原先是一个柔弱的男孩,被强悍的祖母压抑,又被母亲娇宠,到后来他意识到并困扰于自己的柔弱性质。一方面他因此而特别受到阳刚男性的吸引,但另一方面他又对柔弱的男性有着认同亲近。到他练身体,将自己“阳刚化”,等于是背弃了原本的柔弱特质,进一步使他依违于阳刚与阴柔间,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自我的多重冲突,他无法在性别上有简单、明白的选择。 ⏱ 2025-07-13 23:48:49

与太阳和解——《太阳与铁》

📌 使得他失落青春的主因,就在于先学习、先习惯了语言。从语言中建构起来的想象,变得比肉体更丰富也更重要。肉体的经验都先被语言筛检过,甚至腐蚀过了。在成长过程中,他无法如实地以肉体去接触、经历外在世界。用《太阳与铁》书中的形象比喻,语言将他转化成为夜的动物,只在夜晚存在,远离太阳,甚至躲避着太阳。 ⏱ 2025-08-02 15:27:47

痛苦是肉体唯一的保证

📌 关键在于“敌人的回望”。那是一个真实的人,当你将力量投向他时,他会看着你,于是你从他看你的眼神反射性地领受了自己的力量。还不只如此,拳头或剑击中对手的景象,像是一座流动的雕像。你制造出一个凸出的线条,对手则刚好以他的凹线黏合上来,你的肉体和对手的肉体形成了流动造型,创造了一种概念性的美,你的肉体是这份概念美之中的一部分。 ⏱ 2025-08-02 15:27:55

“荒魂”升起了

📌 合在一起看,看到了日本之所以能够快速吸收西方文明元素,让那么多异质事物进来,有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力量在作用,那就是战争。持续有战争,动员了人的激情,创造了高度集体认同,于是得以掩盖内部的分歧矛盾。 ⏱ 2025-08-02 18:12:44

读书笔记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