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的本质是简化了的语音,是对大脑快感刺激的优化。 音乐通过简化语音,降低信息承载量,从而增强对大脑的奖励刺激。  

2. 音乐带来的快感源于对声音的预判和奖励。 人类的大脑被训练出对声音的模式进行预测,预测成功会带来快感,这与语言的形成有关。  

3. 纯音乐的“意义”需要听众自行赋予。 纯音乐放弃了信息承载能力,其“艺术价值”需要听众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解读,这增加了欣赏的门槛。  

4. “艺术修养”带来的快感是后天习得的。 类似“广岛核爆”这种“先锋音乐”的欣赏,需要通过后天训练与奖励机制(如环境、社会影响)建立联系才能获得快感,这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口味(acquired taste)。  

5. 对音乐的喜好是生理和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既有基于语音的生理机制,也有后天习得的心理因素,这两种因素共同决定了我们对音乐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