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下系统而不是目标
定下系统,养成一个行为的模式。目标是实现了才反馈,没实现还给负反馈,系统是只要应用系统了就给反馈,很及时。
价值判断系统 [[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杨天真)#建立价值判断体系|建立价值判断体系]]
Tip
应用到职场和生活中的价值判断系统: 因为什么而工作?想从工作中获得和带走什么? 什么对你更重要?你应该更在意谁的意见?
创建系统来推动自己前进 现实中系统比目标更强大,因为它创造了习惯,习惯持续时间更长,并且习惯是自动发生的。 我们还是用写书来举例,假如你想写一本书,以下可能是出现的过程: 第1步:比正常时间提前1小时起床 第2步:打开你的Pomodoro定时器(番茄钟) 第3步:写出第一章第提纲 第4步:写出第一章 第5步:修正第一章的错误 然后对第二章重复这个过程。 当你一点点开始,只需要先写完第一章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恐惧了。遵循这样的一个基本系统事情就变得容易很多。 目标、过程、系统应用到你生活里的其他方面,形成良好的习惯(系统),你的产出就会有爆炸性的增长。
2. 先做个垃圾出来
完美主义只会导致焦虑和拖延。使用最小循环迭代法。
如何阅读?
根据 Andy Matuschak 的观点,题主遇到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就是一年三百本有点夸张了,什么量子波动速读?)
Andy 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阅读的数量或是否做了笔记,而在于阅读时理解的深度。题主感觉「不踏实」,恰好印证了一个核心观察:许多人在阅读时,目光只是像「打水漂的石子一样掠过书页」,概念并没有被真正地消化和理解。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将阅读分为两种:「为获取信息而读」和「为理解而读」。前者只是知道作者说了什么,而后者是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这些观点意味着什么。题主很可能在进行大量的「信息获取式阅读」,即使做了笔记,也只是对信息的二次转录,而非内化。
Andy 提出了一种「审问式」的阅读方法,即不断地向文本和自己提问:
Question
-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吗?
- 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强调这个细节?
- 这个观点和我已有的知识有什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