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杂耍” 电子管 米格25战斗机

过苏联论

十月革命,天下震荡。阿芙乐尔炮震冬宫,尼古拉氏仓皇退位。当是时也,工农执戟,赤旗蔽空,列国惊怖而弗敢西顾。新俄初立,内平白军之乱,外抗十四国之征,竟以布衣之军摧坚甲于乌拉尔,何其壮也!

及至列宁殂落,斯大林临朝,集重工以强军备,合农庄以聚粮秣。五年计划三度,顿使钢铁洪流驰骋东欧;集体农庄既成,遂令谷仓如山赈济四方。至二战烽起,纳粹铁骑破国门,红军血战莫斯科,终以两千万忠骨换红旗插柏林,此诚社稷再造之功。

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勃氏当国廿载,坐拥核武百万,潜艇蔽海,战机连云,克里姆林宫金顶辉耀寰宇。然其弊渐生:计划经济如铁板凝滞,民生凋敝若寒冰刺骨。轻工业废弛,百姓竟以伏特加易牛仔裤;官僚体系臃肿,书记但知文件往来相欺。

戈氏改革,本欲以”新思维”活死水,不期竟成决堤之蚁穴。经济休克疗法如饮鸩止渴,民族分离主义似野火燎原。至若一九九一,红旗夜降克里姆林,十五加盟国作鸟兽散,七十载伟业竟成南柯一梦。

呜呼!昔者苏俄以解放者自居,工农箪食壶浆;今则官僚成特权阶级,百姓侧目而视。不修德政而穷兵黩武,不恤民生而空谈主义。卫星可上九天,面包难满一篮;坦克能镇布达佩斯,却守不住第聂伯河畔。此正贾生所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故曰:治国之道,在民心不在兵革,在德政不在威权。持剑者可立国,然不可久持;以民为舟者,虽风浪颠簸终达彼岸。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斯大林

间谍时代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