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
插播一个,不得不感慨文言文的信息密度……白话文和英文相比已经很简洁了,而演门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 短短 20 个字就能传达出四五十字的内容。
得鱼忘筌——方法论被高估了
《庄子·外物》
演门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 尧与许由天下,许由逃之;汤与务光,务光怒之。纪他闻之,帅弟子而踆于窾水;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东门口有个死了亲人的人,因为格外哀伤、日渐消瘦而加官进爵封为官师,他的同乡们仿效他也消瘦毁容,却死者过半。尧要禅让天下给许由,许由因而逃到箕山;商汤想把天下禅让给务光,务光大发脾气。纪他知道了这件事,率领弟子隐居在瘢水一带,诸侯纷纷前往慰问,过了三年,申徒狄仰慕其名而投河自溺。所以,竹筌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竹筌;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Tip
方法论是指做事最高效率的方法,而对于方法论的执着是否也是一种偏颇呢? 根据课题的不同,迷信方法照本宣科,本身是一种极大的误区。此外,执着于对效率的追求,也许会导致人为物役。
机械到机心
庄子《天地篇》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愲愲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子贡看见一位老汉在菜园子里劳作,但看了一会儿,他感觉很蹊跷。老汉本可以通过一种木制的机械直接取井水,但他却没这样做,而是挖了一个地道,一直通到水井边,然后抱着水瓮再去取水浇地。老汉这样做很吃力,关键效率还很低。
于是子贡上前问老汉:有机械可以直接取水,一天可以浇一百亩,既省力效率又高,您为何不试一试呢?不料老汉很生气,还教育起子贡来,老汉说,不是他不会用,而是觉得那样做可耻才没用。他的老师说过:
有机巧的器械,就必定会有各种机巧之事,有机巧之事,就必定有机巧之心。机巧之心藏于胸中,就无法保持本心的纯净,本心不净,神就不能安定,神不定就不能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