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与莎乐美 https://www.sohu.com/a/603460474_120288168
1882年,德国哲学家雷波把尼采的作品送给刚从俄罗新来到意大利的莎乐美阅读。莎乐美阅读之后,非常敬佩。4月24日,38岁的尼采抵达罗马,在梵蒂网圣彼得大教堂见到了莎乐美。尼采没有想到莎乐美是如此的美丽惊人,当天就向她求婚,遭到拒绝。
尼采没有沮丧,两个人经常一起散步,谈论哲学和人生,沉浸在美妙的二人世界里。在一次散步的时候,尼采带莎乐美来到卢塞恩市中心一个叫狮子园的地方,再次向她求婚。
但是莎乐美对一段传统的男女婚姻关系并不感兴趣。她特力独行,精力充沛,不愿意将自己拘束在家庭和婚姻生活之中,所以她发誓永远不会将自己托付给一个男人。尼采在狮子园当面向她求婚的时候,她还是拒绝了。
被拒后的尼采提议莎乐美、当时也在场的雷波和他本人照张合影。得到赞同后,他一定要莎乐美和雷波按照他的要求拍照。照片的正中是辆小马车;莎乐美坐在小马车左侧的厢板上,手里拿着一根由尼采交到她手中的丁香树枝(权且作为鞭子);尼采坚持要她把树枝高高举起(??):尼采神采飞扬地站在前面拉着车杠子,雷波站在尼采与莎乐美之间。一根麻绳把他和尼采缠在一起,象征他俩是拉车的马。
里尔克在莎乐美身上看到了理想女性应有的样子,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灵魂上,并在她身上释放出近乎狂热的解放感,他说出:“我清澈的泉,只有透过你,我才得以窥见世界”这样的绵绵情话。这种浓烈而夸张的崇拜,在里尔克一生中的爱情堪称罕有。然而,对于更加成熟而睿智的莎乐美来说,虽然她在里尔克身上,获致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但从一开始她就清楚,这种关系不能也不应该持续。她最关心的是,不要侵扰到她与安德烈亚斯之间不寻常的,但在日常事务和感情方面尚令人满意的关系;同时,她也时刻护卫着她最在意的独立与自由。在里尔克被浓烈情感所冲击的那些时刻里,她总是充当那个借助智识维持秩序与优雅的角色。而里尔克,则心甘情愿被莎乐美时而开放、时而警惕的反应所控制并引导着。在他们亲密相处的四年中,尽管充满冲突与分离,尽管始终存有其他人影子的徘徊,但他们始终能够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
四年之后,在他们终结关系的告别信中,她表达了对他身体顽疾的担心。她怀疑,导致里尔克精神状态的原因要么是髓膜炎,要么是某种精神分裂。在莎乐美日后越来越服膺精神分析理论的智识发展进程中,里尔克任何时候只要消沉,写信求助于她,她都会立刻挺身帮他诊断和疗治。而此时,无法摆脱爱情独占欲与自尊感的里尔克,发觉自己无论发火或是出走,都没有办法获得与他的缪斯平起平坐的位置,甚至愈是极端的行为,愈不会获得她的爱怜。在这种谦卑的爱情里,他哀求地写下那首著名的情诗,祈求她一秒都不要耽搁地回到他身边:
Cite
挖出我的双眼,我仍然能够看见你 堵塞我的双耳,我依旧能够听见你 没有双脚,我仍然能走向你 没有口舌,我依旧向你起誓 折断我的双臂,我还是会抓住你 用我的心,一如用我的手 掏出我的心脏,我的头脑尚会跳动 假如你在我头脑中点一把火 我就用血液承载你 (马小红 译)
Lösch mir die Augen aus: ich kann dich sehn, wirf mir die Ohren zu: ich kann dich hören, und ohne Füße kann ich zu dir gehn, und ohne Mund noch kann ich dich beschwören. Brich mir die Arme ab, ich fasse dich mit meinem Herzen wie mit einer Hand, halt mir das Herz zu, und mein Hirn wird schlagen, und wirfst du in mein Hirn den Brand, so werd ich dich auf meinem Blute tra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