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色
女主角曼桢
曼桢:很有魅力。善良单纯,思想进步,独立。张爱玲用两个字形容她:沉毅:瓦砾废墟中的英雄主义。
Cite
曼桢道:“我几时看不起他了,是你看不起人!我觉得我姊姊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她没有错,是这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得她这样的。要说不道德,我不知道嫖客跟妓女是谁更不道德!”
Cite
从前他总认为她是最有朝气的,她的个性也有它的沉毅的一面,一门老幼都倚赖着她生活,她好像还余勇可贾似的,保留着一种闲静的风度。
曼璐
复杂人物。害了妹妹,自己本身也是受害者。
男主角世钧
性格温吞、内向。不愿争取。然而正因为性格较为温吞,不够坚持,也一定程度上阴差阳错地酿成了悲剧。思想能够与曼桢同频,但毕竟没有突破。
沈太太、顾老太太
旧式女人,简直类似虔婆了。寡居——寡居的生活更适合他们。“假装看不见”的世代相传妈妈经。
沈太太死了丈夫,心境倒开展了许多。寡居的生活她原是很习惯的,过去她是因为丈夫被别人霸占去而守活寡,所以心里总有这样一口气咽不下,不像现在是名正言顺的守寡了,而且丈夫简直可以说是死在她的怀抱中,盖棺论定,现在谁也没法把他抢走了。这使她心里觉得非常安定而舒泰。
赏析
故事是以叔惠、世钧、曼桢的三人友谊开始的。
三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做事。在叔惠参与和无意识见证下,世钧和曼桢渐渐互生情愫。这里写得很妙,设置三个人是多引入一个人,来见证关系的发展,因为有了第三人的对比,所以有亲疏之别。而且两个人内心有了对于彼此的好感,就会开始避嫌、尴尬和躲闪,为了怕叔惠发觉,共享秘密,也就更加显得亲密。
同时也让叔惠承担交代更多信息(曼桢不让别人去她家里)、给出观点、让世钧自己做出基于喜爱曼桢的主观判断(为她说话,下意识捍卫她),可以让读者更清楚世钧的爱意是怎么逐渐浓厚,推动情节发展。
写叔惠:
健谈、活泼、多话、聪明漂亮。这样的人也难免自我中心。
Cite
叔惠反正一说到他自己就没有完了。大概一个聪明而又漂亮的人,总不免有几分“自我恋”吧。他只管滔滔不绝地分析他自己个性中的复杂之点,世钧坐在一边,心里却还在那里想着,曼桢是怎样讲起他来着。
人性之深和恶,原发于结构性的不平等
世钧父亲和祝鸿才对照,男性做了生意有钱,而又有自由:可以任意地把财产送到哪一处去,去外面和舞女荒唐也好,找姨太太也好,做了他们的老婆,是很容易被抛弃的,而且毫无制约的办法,还要养孩子。孩子也许得不到重视,就被仆人虐待、或者死掉。
对于世钧的父亲沈啸桐:沈太太和姨太太争夺的对象。为了争夺,生出许多丑态来。
用来争夺的核心武器:儿子
祝鸿才的原配,在农村,生了女儿招娣。死掉后——那时候祝鸿才发财得很,却不愿意出钱给她办丧事,后来还是靠族人合伙出钱给她安葬。
为了笼络住这个有钱的姑爷,先是填进去了曼璐,再而曼桢。